近日,有消息传出,中国足协曾试图邀请韩国籍教练、现任成都蓉城主帅徐正源担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然而,由于徐正源的薪资要求与足协的预算存在巨大差距,这次谈判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以失败告终。

据了解,中国足协为徐正源开出的年薪仅为150万美元,而他本人希望的薪资至少是300万美元,两方在数字上的分歧显而易见,谈判由此停滞不前。据相关人士透露,徐正源对这一报价完全无法接受,因此直接回绝了足协的邀请。这一结果也凸显出当前国足在选帅问题上的诸多困难。
从多方面来看,徐正源确实是执教国足的理想人选之一。他的执教风格以严谨著称,战术体系扎实且富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足球圈拥有广泛的口碑与认可。从接手成都蓉城至今,他用了几年时间将一支普通的中游球队打造成有实力冲击中超冠军的劲旅。尤其是在面对上海海港、山东泰山等强队时,徐正源不仅能充分分析对手弱点,还能根据球队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战术,这种能力对目前的中国男足而言是尤为珍贵的。不过,显然仅凭这些优势,仍不足以弥补双方薪资谈判失败的遗憾。
此次薪资谈判中暴露的问题其实早有迹象。150万美元的预算并非仅仅支付主教练的薪水,完整的教练团队费用也包含在内。扣除助教和体能教练等团队的费用后,徐正源个人可能仅能拿到80万美元左右的年薪。而他300万美元的心理价位并不算过分,参考目前韩国国家队主帅的350万欧元年薪,这个数字其实在国际市场上是合理且有竞争力的。
此外,徐正源拒绝执教国足的原因还包括其他现实因素。首先,以国足现阶段的整体水平,他接手后所能取得的战绩改善空间有限,任务难度极大;其次,足协在合同中加入了“战绩不达标自动解约”的条件,这使得风险进一步加剧。对于一位外籍主帅来说,这样的合约远不如在中超俱乐部执教来得稳定和有保障。因此,即便面对执教国家队的荣誉和挑战,他依然选择谨慎避开。

徐正源的拒绝,其实真实反映了中国男足在选帅层面所遭遇的困境。目前足协的态度可谓“贪多求全”:既希望候选人具备先进的战术体系,又要求对亚洲足球有深刻了解,还想控制预算,尽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然而,在现实面前,这样的要求很难成立。以前北京国安主帅施密特为例,他虽然熟悉中超,但其标价早已超过足协能承担的水平。因此,如果中国足协希望找到一位理想教练,势必要在资金上做更大的投入,否则,许多优秀的人选可能就会像徐正源一样,与国足擦肩而过。